2023年3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3-03-23 20:25

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邀请,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将于3月24日至2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华期间,高金洪还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

路透社记者:洪都拉斯外长是否已经抵华?中洪两国是否已签署建交协定?

汪文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中方欢迎洪都拉斯政府关于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表态,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同洪都拉斯建立和发展双边关系。

新华社记者: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年来的意义和成果?

汪文斌:十年前,习近平主席立足中国、胸怀世界,深刻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课题,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历史大势,解答了时代之问,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形成了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重大成果。中方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并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双边层面,中国同老挝、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印尼、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古巴等十几个国家就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发表行动计划、联合声明或达成重要共识;区域层面,中非、中阿、中拉、中国—东盟、澜湄国家、中国—中亚、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正在积极推进;全球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得到世界上四分之三的国家积极支持,“三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一系列重大倡议应运而生,带动多个领域的全球治理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诞生那一刻起就彰显出璀璨的真理光芒,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背景下,这一重要理念的历史远见和时代价值更加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多次写入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在世界范围产生积极热烈反响,各方予以高度评价。第七十七届联大主席克勒希表示,在面临重大全球性危机时,人类应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

《环球时报》记者:日前,美英澳发布了其核潜艇合作的具体方案,澳方并寻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商谈有关保障监督安排。据了解,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日前已就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问题照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强调中方反对机构秘书处与澳擅自磋商所谓核潜艇保障监督的安排。能否请发言人进一步介绍中方在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问题上的立场?

汪文斌:美英澳搞“盎格鲁—撒克逊”小圈子,极力推进核潜艇合作并胁迫国际原子能机构背书,中方已表明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立场。在此,我想强调三点:

一是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充分暴露了三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的双标行径和虚伪本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对伊浓缩铀丰度的限制是3.67%,数量不超过300公斤。而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涉及美英作为核武器国家向澳大利亚这个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数吨丰度超过90%的武器级高浓铀,其核扩散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这让世人看清三国将核不扩散作为地缘政治工具的本质,三个国家不惜通过核扩散拉拢盟友,同时以核不扩散为由打压异己。

二是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充分反映出三国蔑视国际规则的霸道做法。美英澳强推国际原子能机构援引全面保障监督协定第14条与澳方商谈对其核潜艇保障监督的安排,其实质是胁迫机构秘书处作出保障监督豁免。国际社会对第14条的解读和适用一直都存在很大分歧。历史上,机构各种类型保障监督协定的形成和完善,都需要由所有感兴趣的机构成员国磋商决定,再由机构理事会审批通过。无论是美英澳,还是机构秘书处,都无权擅自解释第14条的适用问题,更不能私相授受并强加于机构所有成员国。

三是美英澳核潜艇合作严重破坏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三国合作造成无核武器区国家大量武器级核材料游离于国际保障监督体系之外,明显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的和宗旨。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制造恶劣先例,势将引发其他国家效尤,也将对地区核热点问题的解决带来消极影响,最终可能导致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坍塌,其后果必将反噬三国自身。

中方敦促美英澳切实履行国际义务,改弦更张,不要打开核扩散的潘多拉魔